行走的自由
——美术学院举办“可爱的骨头”马克•艾伦•古托美术作品及文献展
2017年5月9日下午,“可爱的骨头”——马克•艾伦•古托中国达州美术作品及文献展在四川文理学院艺术传媒大楼广场隆重开幕。四川文理学院校长王成端,达州市文联主席丁长兴、副主席肖朝萍,达州市美协主席龙飞,外籍教师马克·艾伦·古拖及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出席开幕式,开幕式由美术学院院长刘承川主持。
达州市文联主席丁长兴发表致辞。他说,马克·艾伦·古拖带着丰富多彩的职业经历和执着纯粹的艺术梦想来到达州这片热土,今天举办的这场高规格高品质的美术作品专题展为我们带来了一场艺术上的饕餮盛宴。达州文艺界的“天时地利人和”,包容开放的心态,促成了展览举办,马克绘画作品的“真善美”也跨越了国界,深深打动人心,两者的融会贯通才有了今日的盛举。对此,他希望达州文艺交流要做到“五湖四海·海纳百川”,进一步打开达州文艺的眼界,彰显通达开放、诚意创新的城市精神,为达州“建设区域文化中心”营造良好的艺术氛围。达州文艺创作要扎根“爱我家乡·颂我达州”,用充满个性的笔触展示达州,饱含对身边事物的热爱去创作文艺作品。
四川文理学院美术馆馆长、青年美术批评家邓旭就马克作品所传达的思想作了交流发言。他饱含深情的讲到,我与马骨头“灵魂间”的桥梁恰好正是“艺术”,“艺术”成为了拉近我们友谊的桥梁,虽然马克和我在语言上几乎无法直接交流,但我们总能明白对方想表达的意图。他与我的经历让我相信了一句话:“艺术是没有国界的”。
开幕式上,马克先生畅谈了自己对人生、对生活、对艺术、对达州的感悟。他认为,艺术家总是有着强烈的感情,他们自在狂野,他们就应该是这样。科学的世界固然能给人安全感,但创造需要完全自由的空间。这样艺术家才能迷失,才能被发现,才能躲开规则,在荒野漫步,才能在真正的自由中创作,这不是儿戏。如果我能让我的艺术真实,那么我就能拥有纯净或是有意义的生活,这是我的目标,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由衷感谢达州、感谢四川文理老师及同学的大力支持。
四川文理学院校长王成端宣布展览开幕并作了讲话。他说,来自美国印第安纳州的马克有着丰富的游历,为他艺术创作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素材和旺盛的生命力,他用画笔记录不同国度的风土人情、民俗风貌,创作了大量高质量的艺术作品。本次展出作品是马克先生在达州期间的心血结晶,是其对达州的文化、自然景观、校园生活的理解和感悟。他希望通过此次展览和交流,广大师生能够虚心学习国内外同行的先进艺术创作和教育理论,学习马克先生专注艺术的精神,进一步明确“爱我家乡·颂我达州”、“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创作导向,创作出更多的富有达州地方特色的优质艺术作品,同时,他也期待马克先生能在国际展览中展出这些作品,使中国元素、中国符号与国外艺术家群体和普通民众的艺术审美取向相互碰撞,促进更多的国外艺术家和普通民众了解中国特别是达州特色文化生活,增进中外艺术文化交流。
开幕仪式结束以后,美术学院党总支书记张吉应,院长刘承川陪同达州市和学校领导观看了展览。随后,美术学院师生和达州的艺术家与马克先生进行了学术交流。大家通过一段VCR了解了一枚六十二岁的马克“骨头”,带着一颗自由的灵魂游历了近半个世界,那些南美洲的亚马逊河、意大利的古罗马城堡、以及中国的长城都印上了他的脚印。马克一生中尝试过很多角色:做过厨师、当过酒吧接应、组建过乐队、也曾是一名森林消防员,但他从始至终一直坚持不变的就是绘画。因为艺术是他的光芒,是他前进的动力。于是他出门、旅行都会随身带着一个笔记本,看到自己喜欢的东西就会立马写下来,画下来。很多时候他都不知道自己画的是什么、写的什么,只是单纯的想让手去画,让心去写。马克说过,他去过很多地方,在旅行中的过程是他创作的源泉。通过旅行扩展眼界,不断学习吸取当地人文文化,并让大脑处于一种活跃的状态。在交流会上,一位学生这样问到马克:“绘画创作五十年中,是什么让你一直有着这种高度的热情?”马克先生回答“自己是艺术的奴隶,而艺术就是我生命的全部,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这样,只是跟随内心走”。达州市美协主席龙飞主席谈到,马克这位自由艺术家,人生阅历丰富多彩,作品想象力、自由空间发挥大,随心所欲。非常感动于马克将自己四年达州的经历、达州的元素、达州的文化不拘形式的自由融入到创作作品中,纯粹的表达自己对达州的一份特殊情感,这是难能可贵的。轻松、愉快、自由的表达,带着一种“玩”的态度去创作也是值得我们大家学习、思考的。最后,美术学院院长刘承川教授总结到,马克的绘画是一种“自由精神”的体现,他没有把绘画当成自己的职业,而是作为一种自由生活的表达方式,去追随内心,且不忘初心。
此次画展是我校美术馆举办的首次个人作品展,也是首次国际性美术交流活动,展览精心挑选了马克先生的60余幅油画与水彩作品,题材多样、主题深刻,记录了马克对自然风光、生活场景、人文历史的所感所悟。据悉,本次展览将持续到5月23日,欢迎广大师生及达州市民观展。
撰稿:胥兰欣 审稿:张吉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