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lcano emotion control-反家庭语言暴力设计》
专业班级:产品设计2016级8班 姓名:杜文静 指导教师:许丽丽
▶️:“Volcano emotion control”-展示动画
课题研究摘要:家庭暴力是近年的热议话题,而其中的语言暴力因为具有隐蔽性和私密性的特点,以及法律方面的缺失,往往被忽略。在语言暴力发生时,心理、语言、行为等等都有过激反应,所以语言暴力发生时,如果能及时知道语言暴力实施者的情绪状态,让其更加了解和管理自我情绪状态,有利于提升家庭亲子关系。情绪识别是人工智能时代的关注热点,现已在理疗康复、安全驾驶、情感机器人等领域都有所涉及,然而,在家庭语言暴力的应用不那么普遍,该课题的目的是分析反家庭语言暴力和情绪识别的技术,将两者相融合互相渗透,以及两者相关的产品案例展开分析研究,总结实时监测技术和策略应用提出创新设计,以减少语言暴力的循环和改善家庭关系。
设计说明:Volcano emotion control(火山情绪控)-反家庭语言暴力设计是适用于家庭语言暴力场景下,实时监测到父母在语言暴力行为时生理和非生理信号的变化,通过数据分析,进行反馈提醒,让其更了解和管理自我情绪状态,希望在语言暴力发生时,通过产品的创意设计让父母意识到自己的语言暴力行为会带来过激的影响,从而缓解家庭语言暴力事件的循环发生。仿生设计,借用“妈妈发起火来就像火山爆发的样子”俗语,采用仿生模拟造型手法,提取火山爆发、流淌岩浆这一灵活及富有趣味的设计元素,外观形似火山采用深沉黑色和简洁白色表达简约与现代,岩浆色彩设为热烈橘红色,表达出速度与激情,以此搭配带来不同感受。
《“Z游”》
专业班级:产品设计2016级8班 姓名:钟秀 指导教师:许丽丽
▶️:“Z游”-展示动画
课题研究摘要:选题主要是针对当代的年轻人的睡眠问题、游戏化思维、劝导式睡眠进行研究和设计,主要是对当代年轻人失眠、睡不好,手机吸引等各种睡眠问题的分析,研究发现每个人的睡眠习惯都存在这一定的差异性,有的用户会因为周围的环境、灯光、空气、氛围等失眠,有的用户则是因为压力过大,孤独,心里事导致的睡不着,而用户在入睡时往往被手机深深的吸引,有的也会有玩游戏的习惯,然而,不管是哪一种状况,都严重的影响着用户白天的生活,甚至也会产生身体不适,头脑不清醒的情况。很多用户尝试改变这种状况,开始购买一些助眠的产品,下载助眠的APP,通过分析APP和助眠产品的优缺点,得出了游戏化思维能有效的帮助劝导用户睡眠,解决用户的睡眠问题,然而现有的产品非常少。所以,该设计主要就是将游戏化思维运用到劝导式睡眠产品中来,将用户的被动睡眠过渡到主动睡眠,帮助用户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
设计说明:此产品是将游戏化思维运用到睡眠产品中,主要分为软件APP和产品端两个部分,APP端主要以匹配机制为主,进行睡眠比赛,用户需要自己设置一个睡眠目标,点击开始匹配,将会匹配到和自己有着一样目标的对手进入睡眠比赛,之后双方用户可根据自己的睡眠习惯选择适合自己睡眠的模式(催眠游戏、气味、音效、光效)来辅助自己的睡眠,选择的模式会自动投放到产品端,催眠游戏以投影的形式投放至天花板,气味模式主要释放虚拟气味,音效模式主要是模拟大自然声音的白噪音,光效模式可以散发不同的助眠光效。在第二天早上游戏结束以后,双方用户均会获得一份睡眠报告,里面包含了比赛结果(胜或者败),睡眠质量评分,获得奖励等,比赛结果主要是以检测的睡眠的质量、按时入睡的时间等等为准。返回主界面以后,用户也可随时查看自己的睡眠比赛战绩、所获得的奖励、主页、设置、和更改睡眠目标。将游戏化的元素运用到睡眠产品中,是为了让用户形成只要按时入睡就能赢得奖励的潜意识,并通过产品端来实现APP所不能实现的功能,使用多种方法劝导用户睡眠,让用户在不知不觉中就能完成睡眠行为。
《icare自闭症儿童康复教育产品设计》
专业班级:产品设计2016级8班 姓名:骆天忍 指导教师:许丽丽
课题研究摘要:全息投影技术作为一种新技术,目前关于全息投影这一新技术的应用问题,大多数运用于全息餐厅、全息舞台、全息展柜、幻影成像、全息互动等领域,随着全息投影技术、人工智能、5G的发展,全息投影技术不仅能适用于商业和军事等领域数,全息投影技术在教育领域将会有远大的前景。本课题尝试将全息投影技术应用于自闭症儿童康复教育产品中,通过全息影像与自闭症儿童进行语音交流和场景互动,解决自闭症对父母的依恋行为、自闭症儿童的语言障碍和提高自闭症儿童对外界的感知能力,同时为自闭症儿童提供更好、更实惠、更方便的康复教育方式。
设计说明:i-care针对全息投影技术在自闭症儿童康复教育中的应用问题,通过提高自闭症儿童的社会交往能力及行为能力与全息投影技术的智能陪护结合的设计方法,构建投影影像和孩子在娱乐情况下,实现产品投射出的人物与用户的情感互动,找到自闭症儿童康复教育最有效的康复方法,减轻自闭症儿童家庭经济负担,促进自闭症儿童康复教育产品的设计与发展。
《分类大作战——垃圾分类知识小助手》
专业班级:产品设计2016级8班 姓名:李嘉辉 指导教师:许丽丽
课题研究摘要:随着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全面启动,人民垃圾分类基础知识薄弱问题亟待解决,然而现行普及垃圾分类知识的产品更多的是平面类产品的应用,对垃圾分类知识普及力度较低,并且存在获取垃圾分类知识过程繁琐、垃圾分类标准不明等问题,在即将到来的垃圾分类强制时代,需要更丰富的手段普及垃圾分类知识。本文从产品设计角度出发对普及垃圾分类知识产品的现状与发展趋势进行分析,探究普及垃圾分类知识的方法与策略,并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完成一款普及垃圾分类知识的产品设计,以此提高人民垃圾分类知识知晓率和投放准确率,进而推动垃圾分类的顺利开展,为垃圾分类的终极目标实现做出一定贡献。
设计说明:该设计是一款以垃圾分类知识普及为主的智能分类垃圾箱,可回收垃圾箱同时作为普及垃圾分类知识的游戏机,用户通过投入可回收物(限制:饮料瓶,易拉罐)、ai人脸识别、获得累积金币,运用金币开启游戏(先玩游戏,后得积分)选择进行垃圾分类游戏赢取奖品,通过用户体验游戏普及垃圾分类知识,最后玩家等待奖品掉落时,有智能机器人对游戏中认知错误的垃圾再次进行普及加深印象,通过趣味性 奖励机制来达到知识科普的目的。
《儿童小夜灯——归巢》
专业班级:产品设计2016级8班 姓名:罗森文 指导教师:许丽丽
▶️:“归巢”-展示动画
课题研究摘要:在当今时代背景下,用户的需求将逐渐摆脱大众化,走向个性化与多元化。个性化需求是人们展现自我独特性的方式,真正具有创新意义的个性化产品,它所注重的不仅仅是外观上以及功能上的创新,而是通过功能与外观的结合营造出良好的使用氛围以及超越以往的使用感受,这才是与人的个性化需求所对应的产品自身个性化的体现。而现有市场上的个性化产品设计由于还没有完善出一套完整的设计方法来指导和规范个性化设计流程,设计师和企业并没有很好地秉承以用户个性化需求为主的设计理念,导致个性化产品质量良莠不齐,无法良好的满足个性化人群的需求。本文通过毕业设计实践案例,对个性化产品的设计方法进行探讨与完善,以行为分析法为指导,将其应用到个性化产品设计中,来改善以往个性化产品获取用户需求的不足,以及加强产品后续设计创新点如何满足需求的把控力度。
设计说明:夜晚儿童独自睡眠时,会由于害怕而产生一系列行为反应来表现自我的心理活动,害怕的原因是由于孩子无法克服或消除无声与黑暗环境带来的恐惧感,会通过呼喊父母等信任者,寻求信任者的帮助与陪护,以减少或消除恐惧心理,而父母常会由于反复起身往返卧室之间,导致睡眠的不充分,所以将从产品的可沟通性上塑造产品,以功能的运用展现个性化,塑造独特的个性化产品。
运用模块化将产品拆分为两个部件,上部分为龙猫主体形象,下部分为龙猫巢穴,夜晚为产品使用时间,白天为待机续能状态。夜晚使用时将上下两个部件分开使用,龙猫给孩子使用放置在孩子单独的卧室,巢穴放置在父母房间。夜晚时产品作为小夜灯提供照亮功能得同时,还带有语音功能。语音通话功能地加入,在听觉与视觉上安抚孩子,使孩子能够时刻感受到父母,将父母给予的保护作为倚靠以驱散自我害怕心理。语音功能的加入使上下两部分之间产生联系,当夜晚孩子能时刻得到父母回应时,对会产品功能的应用产生足够的信赖,通过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情感缔结来展现产品的使用价值。
《口罩的警示力》
专业班级:产品设计2016级8班 姓名:张欢 指导教师:许丽丽
课题研究摘要:运用无意识设计方法,增强一次性口罩不能被再次使用的警示。利用警示带形状、图案、颜色的特点带给人们易辨认、不可跨越、限制进入的感受。并将其附加在一次性医用口罩的使用上,使得试图再次使用的人打开一次性医用口罩时能激发出警示带中不可使用的感受。
设计说明:一次性口罩的使用从其出现以来对医疗安全产生了积极有利的影响。但由于使用数量的不断增加、医疗安全意识不到位,造成的重复使用给一次性口罩的安全带来了更大的要求与挑战。本文将从无意识的设计方法中提炼出产品细节,把不可重复使用的需求形象化、具体化,让人们对其需求潜移默化的接受。选择警示带作为设计方法中的意识替换,通过空间、形态、颜色把警示带带给我们不可跨域、不可进入的感受与不允许重复使用的目的不谋而合。这种通过将以往的无意识的经验唤醒,大大有利于加深人们从内心对一次性医用口罩的理解。为了触发意识替换,将箭头标志融入进右侧耳带与一次性医用口罩接触的部分,其中箭头具有向前进、指明方向的意识,本课题结合人们平时双手抓住耳带取下的动作。引导用户取下一次性口罩时,放大拉力将口罩防水层上的警示带拉出部分。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产品的使用方式的接受度。
技术实现:从警示带到箭头与一次性口罩交互处的锥形结构呈具有大到小的形态。允许一次性口罩内警示带的第一个凹结构拉到第二个凹结构。警示带上第二个凹结构拉过一次性口罩上的锥形结构,则又会因为从小到大的形态不能拉回口罩,而造成口罩内的警示带变短而无法佩戴。
《Hi,Sex》
专业班级:产品设计2016级8班 姓名:尚文婧 指导教师:许丽丽
课题研究摘要:本课题主要针对残疾老人的生理、心理以及日常生活状况进行研究,旨在解决残疾老人在进行性生活过程中出现的不便及障碍。通过对残疾老人日常生活的研究以及心理、生理的分析,发现对于残疾老人这个群体而言,由于社会上和家庭上的不理解,使得“无性”这种想法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成为压抑残疾老人欲望,规范残疾老人行为以满足社会角色期待的道德边框。由此可见在性用品设计过程中,带给他们在心理上的慰藉远比生理上的满足显得更加的重要。所以本文根据目标人群的生理以及心理进行需求分析,并简单概括总结出现有性产品的优缺点。从而得出以非生殖器官刺激为主,运用无意识化、系统化设计对残疾老人性产品进行设计研究的观点。
设计说明:这是一款专门为残疾老人设计的性用品,由衣服、枕头、手柄、嘴部咬合感应器四部分组成。在注重隐私的前提下,以穿戴衣物的形式进行呈现。衣服内侧有两种气垫,一是,会顺着肌肉纹理的方向进行逐步充气从而营造出一种抚摸的触感的气垫。二是,若同时充气加温,则能提供一种类似拥抱的挤压感的气垫。同时考虑到男女性器官的不同,在衣服贴近性器官出也做出了区分,男性是有四个震动点构成而女性则是八个震动点。若将视觉暂时遮蔽则会提高其他感官系统,因此设计了枕头,枕头两侧长出来的部分可以作为眼罩,同时在贴近耳朵的地方,设有耳机用来播放娇喘声用来刺激听觉系统。最后考虑到适用人群的不同,在控制器上设计出了手柄和嘴部咬合感应控制器。
《Eye be reborn盲人知觉通感眼镜设计》
专业班级:产品设计2016级8班 姓名:董小瑞 指导教师:许丽丽
课题研究摘要:以盲人的感知特性为基础,提出一种以知觉通感为核心,色彩感知设计为导向的研究思路,解决盲人在色彩感知情感方面的认知障碍问题。通过强化产品的知觉通感体验,提升盲人使用产品时的情感共鸣性,立足于盲人非视知觉敏锐的特性来挖掘色彩所表达的情感等方面。在味知觉与色彩的知觉通感、嗅知觉与色彩的知觉通感、触知觉与色彩的知觉通感、听知觉与色彩的知觉通感和视知觉与色彩的知觉通感设计要素间分别分析转译方式,绘制知觉通感色彩转译图。通过设计一款盲人知觉通感转译色彩感知的眼镜,以实现盲人无障碍色彩感知,满足盲人的自我生理心理需求,提高盲人的艺术技能,体现对盲人群体的人文关怀与尊重。
设计说明:盲人知觉通感眼镜设计从盲人的角度出发提升盲人使用产品时的感受性和体验性,在多个方面建立起感性联系,使盲人在使用产品时,能够直观的感知色彩。此产品通过激发听知觉与视知觉的知觉通感,将色彩对应转化为音频,色彩的七大色系分别对应音乐的七大调丰富知觉世界。眼镜耳机部分采用骨传导技术让盲人在嘈杂的环境中也能清晰的感受到音频带来的视知觉通感体验,也不会担心影响到他人。
《便携多功能灭火器》
专业班级:产品设计2016级8班 姓名 罗富新 指导教师:许丽丽
课题研究摘要:随着科技和经济的快速发展,近年来,家庭火灾任然频发,也正是因为居民们面对家庭火灾时,消防逃生产品的普及率不够,相关的家庭火灾的自救型产品品类也不足,导致了这些悲剧的发生。本课题从以自救型为中心研究产品的多功能性,从家庭环境、心理、需求出发,考虑产品的功能、人性、形态、可操作性等方面进行论述。以更便携的产品为目标,最大程度上来减少家庭火灾造成的损失,弥补家庭火灾自救型产品这块的研究空白。
设计说明:该设计是一款以自救型为中心的多功能灭火器。产品对多功能便携灭火器的形态、重量、可操作性、便携性、使用次数等功能和特点进行设计研究。增加居民对家庭灭火器的使用,保证居民遇见突发家庭火灾不慌乱,最大程度上来减少家庭火灾造成的损失。
《静》
专业班级:产品设计2016级8班 姓名:黄璐 指导教师:许丽丽
▶️:“静”-展示动画
课题研究摘要: 中国古建筑装饰元素可以运用到现代家居中来,通过对古典装饰艺术精髓的汲取,继承古典的文化思想特征, 体现民族的审美观念。徽州古建筑属于世界文化遗产, 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通过作品《静》将中国古建筑中徽派建筑特色与现代极简家具进行融合设计。研究了古代建筑的装饰艺术语言、特点,探究了现代审美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结合, 满足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审美需求,并延伸出新的设计风格。
设计说明: 中国古代传统建筑装饰元素丰富多彩,在其看似简单的外表之下,蕴藏着前人的智慧和经验,是中华民族的瑰的宝。在提取建筑元素后,化繁为简,运用到设计中。通过对古建筑装饰元素的借鉴、继承,以新的视角将其与现代家具设计融合,古建筑注入创新的活力,使其得到更好的继承。
《家的祈愿灯》
专业班级:产品设计2016级8班 姓名:冉艳 指导教师:许丽丽
▶️:“家的祈愿灯”-展示动画
课题研究摘要:家,对每个中国人都意义非凡。家是安身立命的根基,是精神休憩的港湾,是个人情感的依托。基于当前时代背景,以“家”文化元素在现代灯具设计中的应用为导向,将“家”文化元素的直观表达所体现出的认同感和精神象征意义与现代灯具设计进行融合,使“家”文化精神文化内涵通过灯具这一载体更好的在现代生活更好传播和应用,不仅提高了人们的幸福程度,在不同程度上也促进民族精神的更好传承和延续以及社会的更好发展。
设计说明:“家”的祈愿灯这款产品在“家”文化的基础上,以中秋节、元宵节中放天灯这一民俗活动为设计灵感,将家人一起放天灯的场景作为产品的外观造型设计,整体上更具有直观性和故事性。除去外观造型所表达出的温馨情感之外,在它的操作和使用中还暗含寓意:将天灯比喻为孩子,父母总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带着美好的祝愿和期盼,但总有一天会将他们放离身边由他们独自闯荡,而家和家人永远都是孩子依靠和休息、充电的场所,永远在他们的身后等待他们的归来。
《苗族文化衍生品的创意设计》
专业班级:产品设计2016级8班 姓名:石艳 指导教师:许丽丽
▶️:“听苗说”-展示动画
课题研究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不再是追求产品单一的功能性,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关注文化衍生品。文化衍生品的市场价值和发展潜力得到广泛认可。本文通过对苗族文化衍生品的概念为出发点,对苗族文化衍生品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结合苗族文化衍生品设计原则,最后通过设计实践提出苗族文化衍生品的创意设计方法。
设计说明:这是一款以苗族银饰、蜡染、图腾三种元素相结合的茶具,提取银饰文化中的银项圈外轮廓、蜡染的工艺技法、图腾牛角纹的寓意为设计元素。茶壶和三个茶杯是以苗族最具有代表性的牛角纹为元素,茶盘和茶布以苗族银饰中的项圈为元素,把所有茶具合在一起从俯视的角度看就是一个完整的银饰项圈形态,让这套茶具无论在分开还是组合的状态都有苗族文化的元素。茶杯底部是树脂材质,茶盘的下面、茶壶牛角纹上和茶杯底部还会镶嵌银饰中的小银片。通过三种文化的结合可以让人们在使用茶具时了解苗族的三种文化,不仅让茶具多了苗族文化的内涵也可以让人们更好的认知苗族文化。
《苗族图腾纹样在现代首饰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专业班级:产品设计2016级8班 姓名:舒玲岚 指导教师:许丽丽
▶️:“生生不息”-展示动画
课题研究摘要:苗族图腾纹样作为苗族特有的一种文化符号,是苗族人民智慧的结晶,蕴含着丰富的民族文化与浓郁的民族审美特征,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不断发展,人们对现代首饰设计的需求不断增加,越来越多的首饰设计师开始寻求与图腾纹样的创新结合。本文通过分析图腾纹样在现代首饰设计中的一般规律与方法,从苗族图腾纹样的造型特点出发,明确苗族图腾纹样文化内涵,结合图腾纹样本身蕴含的美好寓意,对苗族图腾纹样进行再设计,将苗族图腾纹样加以改革创新利用并通过现代设计方法运用到现代首饰设计中。
设计说明:作品《生生不息》系列以苗族龙纹中的蜈蚣龙纹样为设计元素,首先对蜈蚣龙纹样进行准确定位,分析其文化内涵,运用形意结合的图案变形设计手法,抓住苗龙头部及身体特色,将其进行简化,再重构分解,在尽可能反应苗族龙纹的原本造型基础上,寻求新的创新点。作品中不同形态的蜈蚣龙纹样也体现了龙纹本身的变化多端。
方案一:手镯的创作灵感主要来源于鱼尾蜈蚣龙,作者运用“形”、“意”结合的方法,对纹样进行提炼、简化、分解重构,得出新的纹样,再对其进行对称,以一对龙的形式出现,寓意好事成双,生命不息,世代繁衍。925银的材质颜色神圣庄严,有永恒之意,表达出对苗族人民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的敬畏。
戒指、手链的戒指与手链的保留了蜈蚣龙蛇身卷曲的形态,作者抓住蜈蚣龙纹样进行简化提炼,保留蜈蚣龙头部特色及龙身三角扇形鱼鳞纹样,将龙身的须鳍简化,以线的形式围绕在蜈蚣龙的四周,整体造型简洁大方,充满个性。与手镯对比,不同形态的蜈蚣龙纹体现出了苗族人民无拘无束的创造和想象力。
方案二:将方案一中的一对鱼身蜈蚣龙纹样及盘曲的蛇身蜈蚣龙纹样提取出来,进行有序重复首循环,再从蜈蚣龙纹样中提炼简化出身体三角扇形鱼鳞,将两者相结合,寓意子孙繁盛,世代延绵。再将其配以苗族刺绣龙纹中的龙纹颜色,在材质上选择以珐琅彩手绘的形式表现,丰富的色彩,具有较强的视觉冲击力,增强装饰效果。
《承前》
专业班级:产品设计2016级8班 姓名:王峰 指导教师:许丽丽
▶️:“承前”-展示动画
课题研究摘要:为弘扬中华民族传统剪纸文化,发展和继承传统巴文化,本文将传统剪纸技法和剪纸寓意等元素与巴文化相结合,从著名巴国玉图腾中提取元素与剪纸元素相融合设计出富有巴文化和中国剪纸元素的艺术产品,并将该艺术产品应用于皮具之中,使得皮具成为“既传统也现代”的工艺文化产品。通过剪纸与皮具的结合,达到了“火星撞地球”的效果,二者既不同又相融,不仅有传统也有现代,从而发扬了中国传统剪纸艺术,同时也对巴文化进行深华,更是赋予了皮具非凡的设计与精神内涵。
设计说明:本产品提取的元素主要是巴文化中的虎纹造型,篆体巴字,巴国玉图腾的神情,以及传统剪纸文化对线条的处理等几个元素,采用借鉴法和照搬法等几种技术手法将所选取的文化元素进行融合,最终得到最后的设计成品。
《伞光流动》
专业班级:产品设计2015届6班 姓名:许可 指导教师:许丽丽
▶️:“伞光流动”-展示动画
课题研究摘要:石桥火龙作为四川省的物质文化遗产,距今已几百年历史,随着当前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如何传承、创新、发展非物质文化已经成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本文通过文献调查、实地考研等研究方法,提出了如何把石桥火龙元素运用在文创旅游纪念品中的设想,基于石桥火龙鲜明的元素特征,和当地每年游客居多,纪念品却很少的的问题分析了,发展文创纪念品的可行性。以我的作品《龙伞》为例,通过把石桥火龙元素融于文创旅游纪念品的中,创新和发展石桥火龙文化,使石桥火龙从单一的动态形式变得多样性,从而促使石桥火龙非物质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并促进当地旅游经济文化的发展。
设计说明:“伞光流动”的作品是石桥火龙文化元素的一种提取创新,再结合现代人对旅游纪念品“伞”的审美 使用的基础上增添了趣味性,把火龙的龙头做成伞把增添小孩子的好奇心和可爱的形象增添了亲切感;一把会发光的伞,增加了趣味性,抖动伞会发光的形象,像极了舞龙时的火光四射,每当举起伞,感觉自己身临其境。
图片来源:产品设计教研室 审稿:许丽丽